3)第五百四十五章水雷逞威_明末之力挽狂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五十艘朝鲜战舰在义州府尹林庆业的带领下,抵近岛屿,以战舰上的火炮猛轰明军岛屿上的兵堡,猛烈的炮火声此起彼伏,实心球形炮弹如飞蝗一般打在皮岛上,直打的是遍地烟尘滚滚,碎石横飞四溅,不时便有明军的兵堡被朝鲜战舰的炮火击中。

  而此时,皮岛上的十四门岸防炮也开始开火回击,巨大的水柱不断在朝鲜战舰周围闪现,论起准确度,双方炮手的水平基本半斤八两,朝鲜自称小中华,其军队也继承了大明军队的传统,很是重视火炮和火器的使用,因此朝军炮手基本上都是训练有素,炮术并不比大明官军差上很多。

  不过岸炮的准确度毕竟要高一些,双方对轰了一阵,明军这边损伤甚微,朝鲜战舰已经有两三艘被岸炮击中,不得不退出战斗。

  孔有德远远望着皮岛,他总觉得岛上的情况跟昨日有些不一样,具体哪里不一样,他又说不出来,略一犹豫后,他还是决定继续按照预定方案发起进攻。

  随着孔有德的一声令下,满清战舰也纷纷加入了炮击皮岛的行列里,中小型舰艇发炮攻击岛上的兵堡,大型战舰则把炮口瞄向了岛上守军驻扎的城池,盛京号上,二十多名炮手忙碌地在做着发炮的准备,火药已经装填完毕,炮弹也已放入炮膛,炮手随后用通条将炮弹火药压得紧实,最后便点燃了炮身后面的火绳,等待着那惊天动地的一刻。

  当初把这十六门红夷大炮搬上战舰,也颇是费了孔有德一番心思,红夷大炮威力巨大,相应的,其体型和重量也是十分惊人,若是直接把大炮安装在船上,很容易让战舰有前重后轻之感,并且大炮发射时的后坐力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。

  在孔有德一手皮鞭,一手银两的双重手段下,被他挟持到辽东的工匠们还真想出了解决之道,首先他们将战舰的船身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,对战舰的前甲板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加固,以应对红夷大炮发射时的后坐力,在战舰的后部底仓则放置了大量的压舱石,使得整艘船在整体重量上得到平衡,又采取了一些其他的措施,最后终于成功地将沉重无比的红夷大炮安装到了战舰之上。

  这样一来,安装了红夷大炮的战舰攻击力相当惊人,但是缺点也有,首先是由于船身沉重,导致行驶速度慢,其次红夷大炮只能攻击舰船正面的目标,无法旋转炮口,这大大降低了清军火炮的瞄准速度。

  其实倒不是这些工匠们设计不出来可供大炮旋转的底座,而是另有原因,原来由于红夷大炮重量惊人,发炮时的后坐力也非常巨大,正面发炮时,由整个船身来承载后坐力,这样问题还不大,但若是把大炮设置为可旋转,那样的话,往侧面发炮时,巨大的后坐力横向作用在舰船上,很容易导致船身侧翻,而这和赵无忌所建造的镇海与定海两舰的情况,完全不同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ruguo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